7.66亿张信用卡用户注意!央行放大招,影响透支利率
申博官方网址,“中国此举想传达何种信息?”这引发媒体疯狂猜测。图集详情:【环球网综合报道】《每日邮报》12月6日汇集整理了十多葩自拍,引发了网友热议。11月7日人大释法,明确宣誓需庄重、真诚等标准。 近日,四川泸州下发《泸州市政务诚信建设实施方案》,其中明确规定,将把公务员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廉政记录、年度考核结果、相关违法违纪行为等信用信息纳入信用档案,将公务员诚信记录作为干部考核、任用、评优的重要依据。
据悉,在投资标的方面,深股通的股票范围是市值60亿元(人民币,下同)及以上的深证成份指数和深证中小创新指数的成份股,以及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深港通下的港股通的股票范围是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的成份股、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的成份股、市值50亿元港币及以上的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的成份股,以及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一位司机说:多年来第一次在自己国家坐火车,可以看到沿路的美景,非常高兴。”书中认为,郎平的成功离不开她从老女排、老教练那里传承下来的经验,也离不开郎平多年来的学习与海内外执教经验。”兵马俑上次来英国是2007年大英博物馆的展览上,那是继1972年举办埃及法老图坦卡蒙展览后该馆最为成功的展览,当时展览共有170万观众餐馆了图坦卡蒙展览。
2、微信骚扰不是性骚扰。业内人士向环球网科技表示,,公司处于变动和危机时,人心是不稳的,常常会谣言四起,人人自危,恐惧丛生。逸夫小学的负责人则称不清楚此事。”集团副总监TossapornNisthanon表示,凭借高端机P9的销售业绩,华为今年在泰国收入同比增长200%,市场份额增长了3倍。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月12日电 (彭婧如)央行又放大招了!这次与你手里的信用卡有关。
近期,央行发布《关于推进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信用卡透支利率由发卡机构与持卡人自主协商确定,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
此前,央行规定的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下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的0.7倍。如今,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将产生哪些影响?

信用卡透支利息或整体下降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全国银行卡在用发卡数量87.98亿张,其中,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7.66亿张,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0.55张。因此,新规的影响可谓不小。
现实中,各家银行规定的信用卡免息还款期会有差别,且记账日不同,免息期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讲,信用卡免息还款期是在20-50天左右。免息期内持卡人无需就待还金额支付利息,当持卡人无法全额还款出现逾期后,才会产生利息,即从消费当天开始按日计息按月复利。
也就是说,无论信用卡透支利率上下限是否取消,对正常还款的信用卡持卡用户都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受影响的主要是无法按时还款的信用卡用户。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判断,总的来说,信用卡透支利率可能会“往下走”。“整体上整个信用卡透支利率会有一定程度下调,特别是中小银行有可能通过更低的透支利率吸引更多客户。对于大型银行来说,对优质客户的透支利率可能也会更加优惠。”
“对消费者来说,这是一个有利的事情,因为大家可以在办理信用卡的时候货比三家,选择的余地更大了。”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向中新网表示,消费者也会面临挑战,需要注意平衡好自己的收入和支出,而不是过度消费导致债台高筑。
《通知》明确,发卡机构应通过本机构官方网站等渠道充分披露信用卡透支利率并及时更新,应在信用卡协议中以显著方式提示信用卡透支利率和计结息方式,确保持卡人充分知悉并确认接受。
“披露信用卡透支利率时应以明显方式展示年化利率,不得仅展示日利率、日还款额等。”

信用卡利率价格战会出现吗?
“银行不可能一味通过打价格战去吸收更多客户。”赵锡军表示,尽管银行拥有自己定价的权利,但是同时也承担了更多责任。如果打价格战,意味着银行要承担更多的风险,因为这样吸收的客户,更多的可能是高风险客户。
“一味打价格战,甚至可能会带来不良资产的增加。所以,这是一把双刃剑,是对银行平衡风险和收益能力的考验。”赵锡军说。
在董希淼看来,新政落地后,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下限区间管理,并不意味着没有管理。
“央行将仍然通过窗口指导等方式,引导银行保持合理公平的竞争秩序。银行也会根据自己的市场定位、资金成本等,对信用卡透支利率进行合理的定价,不会打没有底线的价格战。”董希淼称。
信用卡业务的收入在银行的零售业务中占据重要地位,信用卡市场未来无疑是诱人而又充满挑战的,银行该如何打好政策牌?
同盾科技副总裁、同盾咨询总经理余旭鑫认为,答案是差异化定价能力。差异化定价能力或许为很多银行的弯道超车提供了便利,也将是未来银行信用卡中心竞争的一个重要关键点。

“花呗”“白条”利率会不会受冲击下调?
放开信用卡在透支利率上的束缚,意味着在信用消费领域,信用卡业务与各类互联网信用消费产品的正面交锋将不可避免,那“花呗”“白条”等互联网信用消费产品会受到影响吗?
某金融科技平台的相关人士向中新网表示,互联网大公司的产品和银行(包括信用卡业务)的竞争,靠的从来都不仅仅是价格,而是消费场景、高消费支付跳接的联结关系,因此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后,对这些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冲击有限。
不过,有观点则认为,信用卡透支利率下调将带动包括“花呗”“白条”等互联网贷款产品在内的持牌放贷机构体系的定价下行。
银行信用卡业务与互联网信用消费产品竞争,摆在银行面前的是渠道、场景、获客等限制,这些恰恰是拥有着自有生态、消费场景和流量渠道的互联网巨头们的护城河。
余旭鑫认为,在各种新技术、新政策等因素的加持下,银行信用卡业务想要持续高效发展,需要集中做好几件事:一是精细化客户运营,挖掘高潜力高价值客户;二是通过差异化竞争,放量同时提升业务利润;三是在快速增长同时抓好风控,实现高质量的稳健增长;四是完善数据管理与分析能力。
在赵锡军看来,信用卡透支利率上下限放开使得环境更加公平,大家能各凭本事吃饭。“以前,同样的消费借贷,不同机构受到的是不同的监管要求和限制。新规使得不同机构之间的不同约束,相对来讲减少了很多,各个消费金融工具之间的竞争将能够更加公平合理。”(完)
经济新闻精选:
- 2021年01月13日 04:46:33
- 2021年01月13日 03:22:00
- 2021年01月13日 02:53:06
- 2021年01月11日 10:01:27
- 2021年01月11日 07:37:44
- 2021年01月11日 03:59:00
- 2021年01月11日 03:58:20
- 2021年01月11日 03:29:43
- 2021年01月11日 01:36:07
- 2021年01月08日 15:17:47